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长久以来,人们对屋面材料的认识大都集中在对瓦材的了解上。作为防水、保温、隔热的屋面材料,粘土瓦是我国使用较多,历史较长的屋面材料之一。秦砖汉瓦虽是我国传统建筑材料,但是要消耗大量黏土原材料。为了保护耕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我国已限制和逐步禁止使用黏土瓦,极力推广非黏土瓦。 我国墙体材料新规划中明确指出:“必须大力研究开发具有高效、节能、节土、利废、环保的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防火型新型复合墙体材料及屋面防水材料。”当建筑节能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环保、隔热、保温、耐腐等性能与防水性一样成为屋顶材料必不可少的内涵。屋面工程正在成为新型环保节能材料一展身手的大舞台。 当传统的屋面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建筑业发展要求时,各种新型屋面材料便应运而生。根据国际建材发展的流行趋势,屋面材料正向质轻、美观、环保、防水防火、隔音隔热等方面发展。然而,石棉瓦、水泥瓦及近年来兴起的彩钢瓦等都难以在性能方面同时满足环保和节能的需求。钢结构的彩钢板腐蚀、生锈情况,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及化工领域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气如酸碱性气体及金属烟尘造成厂房腐蚀最严重,还有其他氧化物、腐蚀性气体都是钢材宿敌,腐蚀问题解决不好,生产将无法正常进行。 针对传统屋面建筑材料存在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公司实施了“基于耐候耐腐蚀型合成树脂瓦的改性研究与开发”项目。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研发项目包括调整改性后的合成树脂瓦的配方,包括:环氧树脂玻纤粉、陶瓷微粉、氯丁胶、异辛酸拿、三乙醇胺、三氧化二锑。 采用耐候塑料与PVC树脂复合而成,采用科学环保的配方和先进的挤出工艺制作而成。本研发项目通过针对合成树脂瓦的制备过程和原理,优化改进并创制出智能自动的合成树脂瓦的生产设备,包括;改性合成树脂瓦成型控制系统、基于CAE辅助技术的后壳体点浇口热流道成模控制系统、ASA/PVC超耐候型合成树脂瓦性能检测调控系统、基于CAE辅助技术的后壳体点浇口热流道成模控制系统、基于CAE辅助技术的后壳体点浇口热流道模具、防腐热型合成树脂瓦耐腐热性检测调节系统、防腐热型合成树脂瓦研制设备和系统等。 产品规格分为两类:厚度1.5毫米;厚度3.0毫米 产品基本配方 PMMA/PVC/PVC双层式三层共挤合成树脂瓦是近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新型化学建筑材料,可广泛用于永久性建筑物或简易建筑物的屋顶、墙面及地面等处,具有优异的装饰性、耐候性及施工简易、快捷;免维修、耐腐蚀等特点,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建筑材料。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公司实施的“基于耐候耐腐蚀型合成树脂瓦的改性研究与开发”项目,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方案。该项目技术除保留原的优点外,由于采用“改性PMMA(聚丙烯酸树脂)”材料,和PVC树脂材料经特殊工艺复合共挤,使产品在耐候、抗老化、高光泽等方面获得革命性的突破。是一种替代原有技术的最佳升级方案。它不仅可以以钢材结构为框架直接挂瓦(自攻钉固定),也适合于现浇屋顶以及木框架的屋顶改造。同时,又以多彩的颜色可以同建筑外墙协调相配,受到建筑师及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的欢迎,极具推广价值。
(1)本研发项目的改性合成树脂瓦的配方中包括环氧树脂玻纤粉、陶瓷微粉、氯丁胶、异辛酸拿、三乙醇胺、三氧化二锑。采用三氧化二锑作为防火剂,可有效阻止该树脂瓦被引燃,提高了该树脂瓦的安全性。采用了陶瓷微粉做原料,提高了该树脂瓦的耐高温性能、耐磨性能。而且还保障了瓦片整体密度不大,减小了屋顶的负担,采用智能自动化的生产加工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成本,也提高了合成树脂瓦的品质。
(2)采用聚氯乙烯树脂为主原料,辅以耐候性塑料,采用科学环保的配方和先进的挤出工艺制作而成,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加工过程中采用智能自动的生产加工设备以及复配型加工助剂,增加产品的流动性与成膜性,保证产品具有较好的共挤涂膜性能且涂覆均匀。
(3)本研发项目的合成树脂瓦的耐候性预计比普通树脂瓦高达1.5倍以上、可在多种常见酸碱中浸泡20小时以上无化学反应且防火性能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促进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使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经过反复论证,并结合产品市场前景和建区条件的具体要求,项目进行下一步运作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合成树脂瓦是运用高新化学化工技术研制而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大、防水防潮、防腐阻燃、隔音隔热等多种优良特性,普遍适用于开发区平改坡、农贸市场、商场、住宅小区、新农村建设居民高档别墅、雨篷、遮阳篷、仿古建筑等。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项目产品的技术,在现有研发成果基础上,每年计划研发4-5项科技成果,项目产品和技术符合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可申报安徽省自主创新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等项目。暂无存在的问题。